能源

近来,国资央企“牵手”DeepSeek已成为一股新风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超20家央企接入DeepSeek,涉及能源、通信、汽车、金融、建筑等多个领域。
培育世界一流大型铜企业集团,提升铜采选、冶炼环节集中度,围绕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需求,重点培育铜产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
绿色云计算证明了技术进步与生态管理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和谐共存。倡导全面可持续性策略的组织不仅能够推动创新,还能为全球环境目标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共同构建一个更负责任的数字生态系统。
中重稀土是电动汽车、新能源、国防安全等必不可少的关键原材料,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金属。此次发现的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中重稀土矿床,对夯实我国稀土资源优势、完善稀土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中重稀土资源领域的战略优势。
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与可再生能源深度融合发展。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绿电直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开展绿证绿电交易和“绿电园区”建设,提高“东数西算”等战略工程中的新能源电力消费占比。
综合来看,这些发展将要求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为了让能源系统顺畅且高效地运行,建筑物的总能源需求需要减少,同时还需建立调整电力需求的机制,以更好地匹配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模式。
1-9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61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06小时。1-9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5959亿元,同比增长7.2%。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982亿元,同比增长21.1%。
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的能源需求,其次是通过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或风能)来满足剩余的能耗需求。零能耗建筑的核心目标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最终实现建筑物在能源使用上的“净零”或正面环境效应。
实现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和“源网荷储”协调运行,以及能源产供储销体系稳定发展。加快利用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模型等新技术改造已有能源资源的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运输、配送、存储、销售、利用等各环节,逐步形成具有数智化功能的智慧能源系统,大幅提升分布式与集中式能源等多业态、多场景的灵活程度。
加载更多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