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

智慧水利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促进水利规划、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智慧化,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改善水环境和水生态,保障国家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的助推下,智慧水利打造治水新模式。同时,相关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为智慧水利建设保驾护航。推动水利精细化管理,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实现综合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与公众服务便民化。如今,智慧水利建设在我国取得较大成效,正在不断谱写治水新篇章。
需求预测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改进,人工智能不断从配电网络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中学习。这些模型揭示了使用和供应趋势,并可以利用其他数据源,如天气或人口移动,以提供更准确的预测。这些预测可用于平衡需求和改善规划,包括水源、储存、处理和海水淡化厂的生产。
国际能源机构在其报告中称,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需要“全球能源系统的彻底转型”。大多数有助于减少从现在到2030年间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已经存在,并已投放市场。但国际能源署表示,许多有助于在2030年至2050年间减少排放的技术都处于演示或原型阶段。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结合物联网、5G、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形式,用数字孪生技术搭建智慧水利三维可视化场景已成为智慧大坝、智慧水电站建设的必要内容。
智慧水利是在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智慧型社会建设中产生的相关先进理念和高新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创新应用,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的综合应用。
“新基建”与“基建”虽然只有一字之多,但它其中所涵盖的意义是十分广泛的。最直观的代表,就是新基建强调的5G基站建设。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基站建设,因为一旦5G网络完全覆盖城市后,整个城市将变得更具智慧。
《实施方案》明确了取用水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与应用推广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要求紧紧围绕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加快推进取用水管理系统整合、流程优化、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监管能力。
随着5G无线网络变得更加广泛和成熟,智慧城市的能力将迅速提升。随着5G的出现,从车辆、公共交通、水和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和绿色技术到物联网连接上运行的一切都将经历巨大的创新。
加载更多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