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构建安全开放的可信数据空间,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信息化观察网 编辑部
近日,由信息化观察网、数据要素融合与应用创新峰会组委会联合主办,国润互联信息技术研究院承办的“2025数据要素融合与应用创新峰会”于北京成功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受邀出席本次峰会,并以《构建可信数据空间推动数据要素应用》为题作主旨报告。

近日,由信息化观察网、数据要素融合与应用创新峰会组委会联合主办,国润互联信息技术研究院承办的“2025数据要素融合与应用创新峰会”于北京成功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受邀出席本次峰会,并以《构建可信数据空间推动数据要素应用》为题作主旨报告。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演讲主题:构建可信数据空间推动数据要素应用

邬贺铨首先指出,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贯穿数据收集、处理、传输、融合、挖掘、服务、应用、销毁等全生命周期。他提到,数据基础设施是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乎于网络基础设施与数据应用服务之间。为了促进数据的有效利用和安全流通,需要建设一个全面的数据生态体系,包括数字基础设施、数据基础制度、数据治理体系、数据产业与服务以及数据人才等。

在应用层面,邬贺铨系统阐释了大模型落地路径。基础大模型作为由海量知识库组成的大脑,可支撑智能客服、供应链管理、生产调度等场景;而在大模型基础上针对特定场景训练生成的智能体,可实现接受自然语言命令、可与环境及上下文感知互动并自优化。并举实际案例说明此路径的可行,为佐证这一路径的可行性,他列举了多个行业标杆案例:例如,华为通过AI实时分析市场需求与库存,将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40%;美的厨电工厂借助AI算法优化工艺,综合效率提升28%。

针对数据流通,邬贺铨强调构建可信数据空间的重要性。通过IDS连接器、数据沙箱、联邦学习等技术,实现数据可控共享与合规交易。他表示,要建设数据流通保障平台,支持跨境数据流动清洗、标注等服务,并完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旨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促进数据共享。

面对未来的发展方向,邬贺铨建议重视基础语料库建设,并鼓励分行业建设训练数据库。他认为,虽然我国工业数据丰富,但相对语言数据还是明显不足,且企业间数据很难共享,数据供给质量不高、流通机制不畅。

最后,邬贺铨强调了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提倡建立网络安全威胁情报共享机制和技术支持平台。通过严格接入认证与访问管理、以区块链保可追溯性及版本管理等措施,有效地防止数据被劫持,确保数据安全。他呼吁,要注重数据安全防护,在推动数据与AI融合的同时,应筑牢安全防线,完善法律法规,在充分释放数据价值的同时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数据流通和融合应用才能产生价值,通过可信技术、合规治理与生态共建,数据要素将驱动数字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以上内容根据2025数据要素融合与应用创新峰会嘉宾发言整理而成,未经嘉宾本人审阅。)

请扫码关注数字化经济观察网
责编:左翊琦
参与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