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科技创新驱动小米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3月5日8时许,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6位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走上“代表通道”,分享了小米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果与决心。
雷军介绍道,今年正值小米创业15周年,回首过去15年的创业征程,深刻体会到,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都是核心驱动力。早在5年前,小米就毅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规划5年内投入100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如今5年已过,实际投入约1050亿元,这一巨额研发投资为小米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年前,小米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去年3月,小米正式推出小米Su7,一经亮相便收获广大用户的好评。作为汽车产业的新成员,小米在去年短短9个月内,实现销售交付超过13.5万辆,在行业内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小米汽车所取得的成就,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十多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积极拥抱电动化智能化变革机遇,加快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电动化技术总体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新型充电、高效驱动、高压充电等新技术多点突破,中高级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全球领先。
从政策扶持到市场培育,从技术创新到产业链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体系,涵盖传统汽车零部件生产供应网络、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控、电驱动系统以及电子产品和软件供应体系,还有充换电、电池回收等配套体系。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占比超60%,宁德时代、比亚迪等6家动力电池企业进入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出货量全球占比超70%;弗迪动力等电驱电控企业市场规模全球领先;一批研发制造高端芯片、智能驾驶系统的软硬件企业发展壮大;累计建成充电基础设施超900万台,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超1.4万家,规模均居全球首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满足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也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此外,雷军还表示,制造业作为我国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小米作为制造业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将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走高端化发展道路,加大培育新质生产力。小米将把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各个终端,让广大消费者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