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中国战局大逆转!百度出局,阿里上位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据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苹果公司正与阿里巴巴展开合作,共同开发并推出面向中国iPhone用户的人工智能(AI)。目前,双方合作开发的AI功能已提交给监管机构审批,一旦获批,将正式搭载在中国区的iPhone设备上。
知情人士透露,自2023年起,苹果公司便开始测试来自中国开发者的不同AI模型,起初与百度公司接触频繁。然而,百度在开发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模型时,效率和进度未能达到苹果公司的预期,最终苹果选择了阿里。在DeepSeek爆火后,苹果公司也对其模型进行了性能测试,但由于DeepSeek团队规模较小,且缺乏服务大客户的经验,并未改变苹果与阿里携手合作的局面。
中国iPhone用户的智能化困境
多项数据表明,苹果公司的iPhone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影响力正逐渐减弱。过去一年,iPhone在中国地区的销量持续下滑。根据Canalys的统计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iPhone在中国的销量下降了19%;2024年第二季度,受中国区业绩影响,iPhone全球出货量同比减少6.7%,降至970万部;2024年第四季度,iPhone在中国的出货量更是下降了25%。在市场份额方面,2024年第二季度,苹果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下滑2个百分点,降至14%,排名一度降至第6位。W50数据显示,2022-2024年,苹果iPhone在中国市场的激活率分别为21%、18%和16%。
iPhone在中国市场竞争力下降,除了近两代产品创新有限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缺乏可行的AI方案。在海外市场,苹果公司与OpenAI合作,通过iOS 18.2系统升级,将ChatGPT与iPhone的操作系统深度整合,使其能与备忘录、邮件、Safari浏览器等系统应用无缝协作,用户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直接使用ChatGPT的各种AI功能,无需在不同软件间切换。
长期以来,Siri一直是iPhone智能化性能的体现。但随着AI大模型的爆发,Siri的智能化水平显得明显不足。引入ChatGPT后,Siri变得更加智能,能够理解更复杂的问题,回答也更加贴心、人性化,还具备“看图说话”的能力,可对用户提供的照片进行分析。然而,由于一些限制条件,国内无法使用搭载ChatGPT的iPhone,因此中国市场的iPhone用户仍在使用智能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华为、小米、荣耀等品牌的智能手机。
尽管如此,从硬件层面来看,苹果已为搭载AI大模型做好了准备。一直以来,苹果A系列处理器在智能手机芯片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以A18芯片为例,其单核心跑分成绩约为3100分,而安卓阵营中的高通骁龙8 Gen 3为2200分,联发科天玑9300为2300分。AI智能手机时代到来后,A系列集成了强大的16核神经网络引擎,A18 Pro的神经网络引擎算力高达35TOPS,能高效处理机器学习任务,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能助手等AI应用方面表现出色。
为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苹果公司开始在中国地区寻找AI合作伙伴,对各个公司的AI大模型进行测试。此前,苹果公司与百度关系密切,一度传出双方将合作构建中国市场iPhone AI功能。据外媒报道,苹果公司曾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于2025年在中国推出一项名为Apple Intelligence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双方拟依托百度最先进的文心大模型4.0技术,为苹果旗下的iPhone、Mac和iPad等设备提供更强大的人工智能支持。
但由于百度的开发进度无法满足苹果的需求,这一订单最终花落阿里。而且,阿里的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也成功抵御了后来者DeepSeek的竞争。此前,苹果公布了2025财年第一财季的业绩报告,尽管该公司季度营收、利润和毛利率均创下历史新高,但在重要的大中华市场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因此,苹果与阿里的合作预计将很快落地,大幅提升iPhone、iPad等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阿里在AI大模型领域的竞争力
苹果公司将AI订单从百度转向阿里,除了百度自身的效率问题外,阿里在AI方面的强大能力也是重要因素。多项分析报告和数据显示,阿里是全球领先的AI大模型研发企业。
例如,在Gartner的报告中,在云AI开发者魔力象限、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魔力象限和AI代码助手魔力象限等榜单中,阿里旗下的阿里云是唯一入围挑战者象限的中国厂商。国际市场研究机构Omdia发布的首份《中国大模型厂商竞争力排名报告》显示,阿里云入选领导者厂商,并在战略执行和能力两个维度位居第一。Omdia报告指出,通义大模型在诸多主流基准测试中处于顶级水平,阿里云是中国商业基础模型市场领导者,并在开源基础模型领域一直是关键参与者。同时,Omdia认为,除拥有世界先进的基础模型外,阿里云拥有一套完整的AI基础设施并提供MaaS服务,这是阿里云的优势。
Omdia所言不虚,在全球最大的AI开源社区Huggingface上,前十名的开源大模型几乎全部基于阿里通义千问(Qwen)开源模型进行二次训练,通义千问的衍生模型数量已突破9万,超越了Meta公司的Llama系列模型,位居全球第一。实际上,就连目前行业大热的DeepSeek也受益于阿里的开源模型,DeepSeek公司基于R1推理模型蒸馏了6个模型开源给社区,其中有4个模型来自Qwen。另外,著名AI科学家李飞飞团队用较少的资源和数据训练出的s1推理模型,也是以Qwen模型为基础模型。
2025年1月,阿里发布Qwen 2.5-Max模型。据介绍,其Qwen2.5-Max模型是阿里云通义团队对MoE模型的最新探索成果,预训练数据超过20万亿tokens,展现出极强的综合性能,在多项公开主流模型评测基准上取得高分,全面超越了目前全球领先的开源MoE模型以及最大的开源稠密模型,包括DeepSeek-V3、GPT-4o和Meta的Llama-3.1-405B等。阿里通义千问团队表示,Qwen2.5-Max采用超大规模MoE(混合专家)架构,基于超过20万亿token的预训练数据及精心设计的后训练方案进行训练,性能非常强劲,尤其在复杂指令理解和多模态任务处理上表现突出。
除了AI大模型能力强之外,阿里能够成为苹果的AI合作伙伴,还有其他因素。阿里云是国内领先的云服务商,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运营经验,可轻松应对iPhone存量用户的并发需求,确保AI功能在中国稳定、高效运行;阿里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多个AI领域成果显著,其通义千问能准确理解和处理中国用户的复杂需求,为iPhone开发AI功能可在语音助手、拍照等多方面提供技术支持;阿里拥有庞大且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多年研究和实践经验,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保障合作项目顺利推进。
如今,苹果解决了AI问题,消费者必然会关注iPhone在其他方面的创新。那么,你认为苹果下一步会从哪个方向对iPhone进行大规模革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