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买杯咖啡,洗件衣服,办张会员卡……如今,个人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利用变得日益普遍,人们日常生活也因此变得日益高效便捷。然而,硬币总有两面。数据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非法交易和滥用等问题如影随形,且呈现出愈加严重的态势。不断曝光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必须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措施予以防范。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提出,要防范数据滥用风险,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以成本最小化实现安全最优化。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打击数据滥用的有力武器。尽管我国已陆续出台多部法律法规,以加强数据风险治理。但总体来看,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数据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数据风险治理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应聚焦重点领域和技术发展前沿领域,加快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明确非法获取、出售数据等行为的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加强对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规范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共享,为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企业自律是防范数据滥用的关键环节。企业作为数据的主要收集者和使用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数据安全观,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数据的使用流程。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用户的数据权益,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行业自律组织也要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强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应格外重视并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不受侵害。数据滥用往往对个体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而由于信息不对称、资源有限等原因,弱势群体更容易成为受害者。因此,加强教育手段,提升民众的数据素养尤为重要。应通过普及数据保护知识,增强民众,尤其是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对自身合法权益的认识和保护能力。并鼓励受害者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犯。
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又离不开数据的支持。数据滥用的问题,是发展中难免的波折,不应因噎废食。数据风险规制需把握好平衡。一方面要保护数据主体权益,规范数据全流程,确保信息安全;另一方面要为行业营造安心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数据在安全与发展间良性互动,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