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之殇:地下车库火灾如何预防应对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汽车充电火灾事故频发,尤其是地下车库成为了火灾事故的高发地。这一趋势引发了社会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的广泛关注,也促使相关部门加快了制定新能源汽车地下车库充电消防标准的步伐。
新能源汽车充电火灾事故(地下车库)屡见不鲜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地下车库充电时发生火灾的事故屡见不鲜。
2025年1月7日上午7时许,山东济南海信贤文小区地下车库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地下车库起火,导致地下车库浓烟滚滚、车库照明线路断电、应急灯没有启动。幸亏物业消防值班人员及时发现并报告火警,消防救援力量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救援,最终将明火扑灭,无人员伤亡。但自燃车辆紧邻的车辆被烧毁,周边也有10几台车辆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车库顶棚设备也被大火烧毁掉落。
2024年10月18日凌晨2点,四川南充嘉陵区天庐小区8栋地下停车场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突发自燃起火,几分钟内车库就被烟雾弥漫,燃烧过程中不间断有爆炸声。保安发现火灾后报警,消防救援迅速出动扑灭火势,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火灾导致临近6辆车烧毁。
2024年8月19日8时10分许,广东省惠州市惠城香榭园小区地下停车场一辆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引起火灾,烧毁汽车三台及电动自行车多辆。经调查,起火车辆为一辆二手新能源汽车,行驶里程约13万公里。消防救援部门迅速赶到现场处置,并呼吁各类停车库务必确保各类消防设施尤其是水系统和防排烟系统完好有效。
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某地下停车场一辆电动汽车发生火灾,引燃周边7辆车,同时烟熏了200多辆车。
这些事故表明,新能源汽车地下停车库充电火灾事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和破坏性。为了降低火灾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升建筑防火标准、研究物理隔离举措等。同时,也需要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
国家或地方出手加强新能源汽车地下停车长充电规范
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消防安全,多个地方和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或规范。在国家层面,国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门加强了对新能源汽车消防安全的管理,包括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体系、加强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设施建设管理等措施。此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加强了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从源头上提升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的安全标准。
在地方上,深圳出台了全国首个关于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地方标准——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B4403/T 509—2024)由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提出并牵头编制。规范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及各项工作要求,包括充电设施、消防设施的技术要求,产权人、物业服务人、充电运营企业及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要求,以及防火巡查检查、充电设施维护管理、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制度和管理要求。此外,规范还提出了应急器材的配置要求,以及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要求等。
北京此次制定的新能源汽车地下车库充电的消防标准,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的停放与充电管理、消防安全培训与应急处理等方面。同时,北京市还加强了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演练活动,确保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安全运行。
此外还有南京出台了《地下电动汽车库防火设计导则》,常州市推出《加强地下电动汽车充电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和建设意见(试行)》,上海、广州等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消防安全的相关政策或规范。
防患于未然,加强相关预防措施
当然,除了制定相关规范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
一、提升电池及充电设备质量
1.选择高质量电池:确保新能源汽车装载的电池系统安全可靠,从源头上降低火灾风险。
2.使用智能充电桩:智能充电桩能有效监测和控制充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和温度,防止电池内部出现过流、过充和过热等情况,从而降低火灾风险。
二、规范充电行为
1.避免长时间过充:合理控制充电时间和频次,避免长时间快充导致的电池过热。在高温暴晒后和雷雨天应尽量避免充电。
2.正确插拔充电枪:在插拔充电枪时,应确保操作规范,避免暴力插拔导致设备损坏或火灾风险。
3.断开电源:停止充电时,应先断开交流充电连接装置的车辆插头,再断开电源端供电插头,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结束。
三、加强车辆维护与检查
1.定期检查电池及线路:定期对车辆电池及连接线路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2.保持车辆清洁:定期清洁车辆,特别是电池仓和充电口等关键部位,防止灰尘和杂物引发火灾。
3.避免暴力驾驶:暴力驾驶可能导致电池超负荷工作,引起老化、散热不均等情况,增加火灾风险。因此,应安全驾驶,避免剧烈磕碰以及猛踩油门。
四、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1.配备车载灭火器:车内应常备车载灭火器,并定期检查,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正常使用。
2.熟悉逃生路线和紧急断电开关: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应熟悉车辆的电池类型和位置,了解车辆的应急逃生方法和紧急断电开关的位置,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3.迅速撤离现场:一旦电动汽车着火,应立即断电、关闭所有用电设备、迅速拨打火警电话,并尽快撤离现场,确保自身安全,避免与高温火焰和有毒烟气直接接触。
结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地下车库充电火灾事故的发生频率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不容忽视。为了有效遏制这一趋势,国家及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标准制定行动,从源头上提升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备的安全性能,并明确了地下车库等停放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然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关键在于落实与预防。新能源汽车车主、物业管理人员、充电设施运营商以及相关部门都应积极参与到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的维护中来。通过提升电池及充电设备质量、规范充电行为、加强车辆维护与检查以及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努力,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环境。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发展不会以牺牲公共安全为代价。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政策的持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安全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