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国产化趋势:重塑软件行业格局
国产化软件是指在中国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旨在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提升国家信息安全和软件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国产化软件涵盖了从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各类应用软件、中间件等多个层面。
一、现状
《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指出,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经过近几年发展,国产化的市场份额已经从5%提升到10%,但相比生产控制类(60%)、经营管理类(70%)和运维服务类(50%),短板仍然显著。
另外,根据国内市场前十大供应商排行榜情况,国产CAE有0家上榜,国产CAD有3家上榜,国产CAT有1家上榜,国产PLM有2家上榜,国产MES和ERP均有7家上榜。可见,工业软件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
由细分领域上升的总体上来看,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2824亿元,同比增长12.3%,高于软件行业平均增长水平(11.1%),仅占全球份额的6.7%。虽然,各细分领域的国内产品市场占比均有一定增加,但是企业综合实力仍与国外存在差距。
以上数据都指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国产工业软件的体系化发展不足。国内产品间数据互通困难,缺乏全流程的解决方案,难于与国外一体化的平台软件相比较。
相关政策汇总表
二、国产基础软件分布
操作系统:国产操作系统如银河麒麟、UOS、鸿蒙等,它们通常与国产硬件相结合,提供给需要自主可控的机构使用。这些操作系统在界面、操作习惯上逐渐接近主流操作系统,同时在安全性和兼容性上进行了优化。
办公软件:国产办公软件如WPS Office、永中Office等,它们提供了与微软Office相似的功能,包括文字处理、表格计算、演示制作等,同时在云服务、移动办公等方面也有所发展。WPS Office在移动端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90%,月活用户达到3亿多,成为国产办公软件的代表。
数据库:国产数据库如达梦数据库、神通数据库等,它们在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发工作,以满足企业级应用的需求。
中间件:国产中间件产品如东方通、中创中间件等,它们在企业级应用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提供了数据传输、消息队列、应用服务器等功能。如电信运营商中间件有CTG-CACHE、CTG-MQ、ELK等
应用软件:在ERP、CRM、SCM等企业管理软件领域,国产软件如用友、金蝶等提供了与国际品牌相竞争的产品,同时也在云服务、移动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信息安全:国产信息安全软件如360安全卫士、奇安信等,它们提供了病毒防护、网络安全、数据加密等安全服务,保障了信息系统的安全。
国产化软件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如《“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推动软件产业链升级、提升产业基础保障水平、强化产业创新发展能力等任务措施,旨在推动国产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国产软件企业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国产化软件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CentOS Linux 8于2021年12月31日停止服务,CentOS Linux 7也将于2024年6月30日停止服务,许多企业和个人用户开始考虑将CentOS操作系统升级到国产操作系统。推进国产化软件发展的进程。
三、低代码国产化
国内较早从事工业软件国产化研究的摩尔元数,通过自研的MoreDEV低代码开发平台,帮助企业构建稳定健壮、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平台与达梦数据库、方德服务器操作系统、华为云鲲鹏云、麒麟软件NeoCertify等多家产品完成兼容认证,满足工业软件的国产化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工业软件协同开发和应用生态,以生态之力深度融合新兴技术与工业Know-how,平台持续沉淀、迭代出新的算法、机理、模型、APP,已帮助超500家的集团型企业构建国产工业软件,涵盖光伏、电子、医疗器械、机加、航空航天、汽配、新能源电池等多个行业的头部企业。
四、国产化技术推荐
国产操作系统选型推荐
当前主流国产操作系统主要包括商用的银河麒麟、统信UOS,开源的龙蜥、OpenEuler。关于操作系统的选型,结合国家财政部已发布的《通用服务器政府采购需求标准(2023 版)》,商用操作系统满足采购需求标准的所有要求,其中最大的优势是产品已历经市场考验,应用生态较好,服务支持力度比较大,遇到问题可以找厂商协助解决,因此优选推荐基于国产商用操作系统进行适配迁移;其次,统信UOS操作系统在桌面端的使用更为广泛,信息系统多为服务端适配改造,建议优先选用银河麒麟(服务器版)。
国产数据库选型推荐
根据调研结果,政务信息系统现用的非国产数据库包括Oracle、Mysql、SQLserver、MariaDB、PostgreSQL等,数据库选型原则,主要从技术和服务支持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从技术方面,目前国产关系型数据库产品较为丰富,共分为两大阵营,一类是以PolarDB、GuassDB为代表的新一代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既拥有分布式设计的快速弹性能力,还具备高可用和高可靠保障,可高度兼容Oracle、Mysql等数据库引擎,更适合基于云服务模式的数据库平滑迁移;另一类是以瀚高、达梦为代表的国产关系型数据库,对Oracle、PostgreSQL等具备很好的兼容性以及成熟的迁移适配方案,部署方式更加灵活,可移植性高,数据冗余小,在使用和维护成本较低的前提下,又能高度的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二是,从支持力度方面考虑,应优先考虑运维力量强、服务保障水平高的厂商。综合上述,政务信息系统采用的数据库及替换建议如表4所示。
国产中间件选型推荐
根据调研结果,政务信息系统现用的中间件系统,多为国外开源产品,且根据技术需要,涉及Web应用、反向代理及负载均衡、数据缓存、消息队列等多种类型。按照拟定的产品选型原则,目前仅有web中间件属于信创名录产品,建议优先选用;其他类型中间件均为国内各厂商自研闭源或开源产品,建议依据产品性能、服务支持能力等因素自主选择,并在履约验收阶段要求产品厂商提供产品测试报告及与其他关联国产基础软硬件的互认证证书,以证明其产品能在关联国产基础软硬件环境内正常工作。根据对现用中间件系统统计分析,主要用到的中间件及推荐建议如下表所示:
开发语言选型推荐
应用系统基础开发语言层面,分为跨平台解释型语言、跨平台编译型语言及Windows系技术栈应用,分析如下:
1、跨平台解释型语言应用:JAVA、Python、Perl、Ruby等跨平台应用适配难度相对低,需要安装Java虚拟机和各版本语言解释器,各语言虚拟机或解释器,其中大多已被国产化操作系统预置,所以跨平台应用或可直接运行于信创环境,或仅需修改少量代码即可运行。当应用有使用Windows底层库或IE插件时,需对此部分代码适配改造,对编译型语言so库也需移植编译。
2、跨平台编译型语言应用:C/C++等跨平台语言适配难度相对适中,如C/C++语言应用程序,其编译后得到可执行程序,可执行程序执行时依赖的指令是CPU架构相关的。因此须使用源代码,经重新编译后可运行于信创环境,或经修改少量代码后进行编译即可运行于信创环境。当应用有使用Windows底层库时,需对此部分代码适配改造。
3、Windows系技术栈应用:.Net框架、C#、http://VB.Net、ASP. Net、J#等适配迁移难度相对较高,其依赖于Windows的特定功能或API,无法运行于信创环境,需对应用进行重构方可运行。也可通过CrossOver、.Net core、Mono等尝试适配改造,但有稳定性、安全性、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