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市场陷入价格泥潭,大电芯或为破局关键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今年的储能市场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并且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目标,加上相关政策不断推动下,让储能市场蓬勃发展。另一方面,行业产业的高速扩张,也导致竞争加剧,甚至已经出现“内卷”现象,低价竞争等问题逐渐凸显。
竞争加剧,市场陷入低价“内卷”
从整个储能行业来看,目前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千瓦/1.2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约86%。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数据,预计2024年全年储能新增装机将超过35GW,连续三年单年新增装机超过累计装机规模。
与此同时,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新型储能政策共发布217条,涵盖补贴类、规划类、配储类、电价类、电力市场等多方面。其中国家级政策发布20项,省级政策颁布119项,地方级出台82项。这些政策助力储能盈利模式走向完善,加快市场化进程。
但另一方面,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厂商规模效应已经形成。如宁德时代市场份额占比在30%以上,比亚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及国轩高科等企业位于第一梯队。
此外,行业产能高速扩张,导致竞争加剧,资金缺乏和技术积累不足的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行业出现“内卷”现象,低价竞争等问题逐渐凸显。
一些原本从事电池制造、电力设备等相关领域的企业,纷纷跨界进入储能市场,凭借自身在产业链某一环节的优势,试图在储能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如传统电池企业利用其在电池研发和生产方面的经验,拓展储能电池业务;电力设备企业则基于对电力系统的了解,涉足储能系统集成等领域。
同时,随着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众多企业纷纷加大投资,大规模扩张产能。然而,相对于快速增长的产能,储能市场的应用规模增长相对滞后,导致市场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局面。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企业之间不得不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
在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储能系统及相关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2023年2小时、4小时储能系统全年平均报价分别为1.109元/wh、0.971元/wh,同比分别下降29%、35%。
2024年以来,价格下降趋势仍在延续,如部分储能项目的中标价格已降至0.5元/wh左右,甚至更低。价格的持续下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储能市场的普及和应用,但也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部分企业面临亏损的风险,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和洗牌。
大电芯成破局关键
目前,储能系统中的成本中,电池为核心部分,成本占比约为50%-67%,此外是PCS,成本占比约为10-19%,BMS成本占5%-9%,EMS占比约为2%-10%,其它部件如温控、消防、汇流柜、集装箱、结构件等,占比约5%-12%。
如果说储能电池是储能中的核心,那么储能电芯则是储能电池的核心。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储能电芯的大型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电池企业目前均在布局储能大电芯。
一方面在于大电芯可以有效的降本,大电芯单位体积能量密度提升,Pack零部件使用量减少,度电成本更低。加上大电芯系统串并联减少,BMS管理精度提升,安全性能也有一定程度改进。所以,布局储能大电芯有助于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是储能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比如大电芯有助于提升储能系统产品的能量密度,可大幅降低项目占地面积以及吊装系统的数量。例如,使用大电芯可以将20尺储能标准柜的电量提升到6MWh,相比使用280Ah电芯的20尺单箱3.44MWh储能系统,能量密度、单位面积电量提升了45%。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旺盛,也催生了大电池、大电芯的供应,如在赣锋锂业近期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看好长时储能市场,拟布局大电容电池。
技术上的发展,也推动了大电芯的普及。叠片工艺是大电芯宽薄化的必选制造工艺,相比传统的卷绕工艺,叠片工艺可解决极耳变形、圆弧角应力集中等问题,降低故障率,并随着电芯尺寸的增大提升叠片效率,结合良率的提升,实现低节拍高产量的需求,为大电芯的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为攻克大电芯的高产热所带来的安全挑战,各电芯厂家采用了低粘高导电解液、多元掺杂磷酸铁锂正极和低表面缺陷石墨负极等技术手段,提升电芯的热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同时更新电芯结构,提升电芯隔膜与电芯壳体之间的散热通道特性,提高了大电芯自身的安全性,为其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因此可以看到,2023年以来,300Ah+储能电芯陆续涌向市场,与之对应的系统端,标准20尺集装箱5MWh储能系统逐渐成为主流。目前各电芯厂开始研发更大容量储能电芯,如宁德时代580Ah+、亿纬锂能628Ah、海辰储能1130Ah、瑞浦兰钧587Ah/625Ah电芯、南都电源690Ah、欣旺达628Ah,大多企业计划2025年起量产。
随着314Ah电芯在储能招投标中逐渐起量,2024年314Ah电芯渗透率将超20%。各大电芯厂商已启动500Ah+、600Ah+、甚至1000Ah以上更大容量电芯“备战”,以抢占下一代储能标准电芯身位。
小结
储能大电芯在降本增效、性能提升、市场规模扩大、技术优势凸显以及发展前景广阔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强大的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储能大电芯将在储能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