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两年,“大数据”谈得越来越少了 ...

大话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刘老师
大数据这个词曾经引领了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波潮流,让人们觉得数据中蕴含着大量的宝藏。对于数据来说,the more, the better,几乎成为行业铁律。

在最近做数字化项目的过程中,不管是和客户交流还是看一些项目的技术方案,都发现有一个曾经很火的概念,突然很少出现了。

不错,这个概念就是“大数据”(Big Data)。

大数据这个词曾经引领了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波潮流,让人们觉得数据中蕴含着大量的宝藏。对于数据来说,the more, the better,几乎成为行业铁律。

图片

暂且不谈那个经典的“啤酒尿布”的例子,光5V这个概念就已经成为千万数字化厂商的坚定价值信条。

于是,很多技术创业项目开始沉迷于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和开发,大规模地投入到建设算力中心,建设存储中心,打造监测平台等事项中。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大数据”的价值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就像互联网出现的早期一样,人们开始满怀期待,但是并不知道如何变现 ...

仅仅追求数据的规模,并不会让人们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同时,由于数据质量良莠不齐,与业务相关性差,导致“大浪淘金”的数据分析模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大数据中,蕴含了跨业务、跨场景的用户商业洞察,有利于精准决策和业务创新。” 这句话虽然是大数据精神的内核,但是并不好落地。

绝大多数企业,只掌握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很难做到跨域关联。

如果想通过整合厂商的数据资源来开拓新场景,数据服务成本以及和数据服务关联的商务成本,都是不可低估的。

例如,在支付行业,银行交易数据和消费侧数据如果想达到业财合一,需要服务商、商户、支付机构多方协调,业务推进十分困难 ...

因此,大数据的实践思路一般只适合互联网原生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更容易从平台侧逐渐辐射到供应链的两端。

从数据量的角度,平台侧数据量更大,在关于数据融合需求的博弈方面,具有更强的话语权。

反之,对于绝大多数企业,都是非平台型企业。要么只负责生产,要么只负责销售。

想要实现跨域的大数据场景,既缺乏专业能力,也缺乏资金方面的有效保障。

当前,还有一种思路是基于开源的大数据来进行“数据场景”强化。这个思路后来验证也行不通,或者说“投入产出比”不高。

开源的大数据在数据质量上很低,同时与业务的相关性差,这就意味着单位数据投入产出的业务价值非常有限——数据价值密度低。

尽管在学界一直对于开源大数据的建模和分析比较痴迷,营造了一种开源数据价值含量更高的假象,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拿不到”产业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反思,应该聚焦于将数据挖深、做透,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数据规模的大。

如果大数据不能带来直接有效的价值,那么对于企业来说是负债,而不是资产。

基于上述的这些讨论,并不是说大数据不重要,而是说大数据并不适合每一个数字化企业对数据资产的投资。

数据的获取渠道,已有数据和所需数据的比例,数据的治理效率和开发效率,都是应该慎重考虑的决策门槛。

与其盲目拓展新的数据,去探索难以得到验证的未知规律,还不如在现有的业务架构中把现有的数据资源规整、加工、治理,先满足当下的业务需求。

换句话说,大数据是一个数字化企业发展到比较高级阶段的任务,对于数字化基础还不够强的传统企业或中小企业,还是应该以传统数据分析任务为中心开展数据方面工作。

请扫码关注数字化经济观察网
责编:高蝶
参与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