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广泛赋能,中铁电气化局与数智未来的“双向奔赴”
数智化是当今社会发展大势。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倒逼企业进行数智化转型;另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印发了一系列相关文件。
然而,不少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陷入困境,数智化能力建设缺乏方向指引。作为企业聚光灯下的变革者,国有企业CIO的观察和关注点,往往能够成为企业升级进程中的风向标。
近年来,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以下简称:中铁电气化局)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探索出一条甚至数条成功之路,形成“灯塔”案例和示范效应。借“2024国有企业数智化转型推进大会”召开的契机,信息化观察网有幸采访到了中铁电气化局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杨柳。
【人物介绍】杨柳,现任中铁电气化局信息技术中心主任,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大数据专家,北京CBD管委会大数据分析顾问。具有18年Java企业级应用开发经验和软件项目管理经验,主持建设完成中铁电气化局数智化融合管理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了企业业务流程的全面优化,构建了高效的数据治理体系,打造了中铁电气化局数智化品牌形象,积累了企业数据资产,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助力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升级。
以下为访谈实录:
信息化观察网:数智化转型起步,企业如何应对高速变革?
杨柳:对于多数企业来讲,我们还处在数智化转型的起步阶段,企业面临着高速变革带来的挑战,我觉得企业需要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
首先是明确战略目标。企业应基于自身业务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制定清晰的数智化转型战略,明确转型的目标、路径和关键任务。像我们中铁电气化局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加快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等信息化工作相关要求,针对信息化工作专门制定了《中铁电气化局“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为企业信息化发展和数智化转型提出战略规划目标,引领企业信息化有序发展,为后续的转型工作提供指导。
其次是构建组织保障。设立专门的信息化部门和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确保转型工作有序推进。自2019年起,中铁电气化局开始做数字化转型,成立“信息技术中心”负责集团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明确战略思想和战术安排:一是高层领导总控,由既懂业务又懂信息化的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二是成立规划发展部和信息技术中心两个专业组,分别负责业务标准化和信息化规划、架构和技术实施;三是以业务贯通为主线,推动流程标准化和信息化落地。同时,确保下属单位配备专职信息化人员,业务部门设立兼职专员,将信息化纳入工作目标,实现22个主要部门和23个子公司全程参与,与信息化部门协同推进数智化转型。
最后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鉴于数智化转型的复杂性与前瞻性,企业需要打造一支具备数字化技能和思维的人才队伍。企业应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内部培训、外部招聘等多元化途径,系统提升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和素养。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热情。
信息化观察网:影响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杨柳:在我看来,数智化转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企业仍需从广度以及深度上加以着力。具体而言,涉及战略规划、企业文化、技术创新、业务流程优化等多个关键领域。
在战略层面,企业高层必须拥有坚定决心和清晰的战略规划,深刻理解数智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其视为企业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而非仅仅是IT部门的任务;在文化层面,企业需要构建一种鼓励创新、拥抱变化的文化氛围,让员工从心底接受并积极参与数智化转型;在技术层面,需要选择与企业业务需求和发展阶段相匹配的技术路径和平台,以及构建支持业务快速迭代和创新的灵活可扩展IT基础设施;
在业务层面,企业需通过数据洞察持续优化与重构业务流程,消除冗余环节,提升效率,实现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总而言之,数智化转型是一条不断演进的道路,需要企业保持灵活性和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与优秀的IT服务商、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系统,是推动转型成功、共创数字化未来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观察网:新技术应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风险与问题?
杨柳:企业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新技术的引入确实带来了诸多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少风险和问题。
一是技术实施风险。可能会遇到技术兼容性、稳定性等问题。比如,新系统与旧系统之间的数据迁移和接口对接可能会非常复杂,导致项目延期或成本超支。此外,新技术的稳定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严重影响。
二是技术更新风险。指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否则就可能面临技术落后的风险。中铁电气化局历经六十余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转型,在业务版图扩张与市场竞争加剧下,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亟需深化数智化转型,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产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如财务、人力、成本、物资、OA办公等20余个信息系统,虽局部提升了效率与管理水平,但系统间孤立运作,信息共享不畅。为此,我们建设了数智化融合管理平台,依托数字技术,融合企业实际业务需求,有效解决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管理问题和信息化应用初级阶段的一系列问题,实现企业信息和资源共享,持续支持企业管理优化,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三是数据安全风险。数据安全一直是企业关注的重点,数智化转型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存储和处理,从而使得企业面临的数据安全风险大大增加。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等事件一旦发生,不仅会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失,还可能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客户关系。所以中铁电气化局特别重视数据安全,每年除了宣传、培训外,还会进行相应的模拟演练,加强数据保护措施,强化数据安全,从多个维度出发,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护体系。
四是人才短缺风险。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来支持,对于企业数智化转型,我们希望能够有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市场上往往缺乏这类人才,这也给企业带来了招聘和培训的难题,同时也增加了转型的成本和时间。中铁电气化局在数智化转型的初期,也是认识到这个风险,专门从行业聘请了专业的技术人才,给予培养和信任,才有了我们今天数智化转型的初步成果和成效。
五是文化与流程变革阻力。数智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企业组织文化和流程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可能会引发员工的抵触和不安,因为新的工作方式和流程可能会打破他们原有的习惯和舒适区,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管理问题。
六是投资回报不明确风险。企业在数智化转型中往往需要大量投入,但投资回报却可能不明确,或者说是很难量化。所以企业在转型前也必须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确保转型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信息化观察网:企业数智化转型,需要什么样的生态伙伴?
杨柳:我认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成功构建离不开一个多元化、高协同的生态体系,尤其是技术提供商、服务提供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类型的生态伙伴。
技术提供商提供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服务提供商提供数字化咨询、实施、运维等全方位服务,帮助企业顺利推进数智化转型。企业要选择成熟、可靠、经验丰富的技术和服务提供商,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确保转型工作的顺利进行。中铁电气化局在推进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虽然坚持着“自主研发”的原则,但也经过与技术服务提供商合作的过程,成功实现了自主建设、自主实施和自主运维。
与此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也需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互利共赢。
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数字化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企业与这些机构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工作,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信息化观察网:未来一年的数智化建设策略与布局是什么?
杨柳:自2019年起,我们开始建设中铁电气化局数智化融合管理平台。该平台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为原则,以“技术+业务”双轮驱动为策略,逐步实现企业业务全覆盖和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塑造了企业的数智化品牌形象。
未来一年,中铁电气化局首先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战略,明确目标和路径,强化战略执行,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深耕系统功能模块,促进数智化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领域等板块实现突破性进展。
同样的,我们将持续做好数据治理,挖掘数据潜能,为企业行政管理、生产经营、经济运行、科技创新等核心领域提供大数据分析支持,构建智慧决策典型场景,实现业务智能预警与辅助决策功能。贯彻落实中铁电气化局四个“世界第一”及“七大平台”要求,探索构建集综合管控、应急指挥、智慧运维于一体的数字化运营维管体系,提升轨道交通设备智能化管理水平。
结语
新时代呼唤新变革,新变革催生新思维。多年深耕,中铁电气化局伴随着中国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一路发展,正通过更精尖的技术、更贴近场景的服务、更开放的姿态蓬勃发展。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如中铁电气化局般的国有企业,勇敢探索、不断创新,担负起“头雁”职责,释放出数智化转型的巨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