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动驾驶到智能驾驶:未来出行的大变天

AI数字化实践 AI数字化实践
总结一下,从自动驾驶到智能驾驶,是一个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数据和算力密集型的过程。自动化驾驶靠堆人力写规则,智能驾驶靠训练模型提取特征。未来的智能驾驶不仅更高效、更智能,还将彻底改变汽车行业的竞争模式。正如霍金所说:“智能是解决所有问题的钥匙。”未来的出行,智能驾驶将引领新潮流,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4年,自动驾驶迎来了一个大变天的节点,大家不仅仅要考虑买什么车、选什么保险,连交通事故的责任方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好,咱们正式开始。

七月的夏天,理想汽车的智能驾驶发布会热闹登场。发布会的关键词是“端到端”特性(end-to-end)和“无图NOA”。说起“端到端”,不是从家门口到公司门口的意思,而是AI模型的一个大升级,类似于我们熟悉的ChatGPT,只不过它解决的不是“今天天气如何”这种简单问题,而是复杂多变的驾驶环境。咱们先来说说这个“端到端”。

传统的自动化驾驶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智能。它用的是N个模块依次完成感知、规划、控制这三个主要功能。感知模块是汽车的眼睛,搜集信息并理解它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数据一股脑儿地输入,然后用神经网络识别出车道线、车辆、信号灯等,再进一步细化这些元素。但智能仅限于此,规划和控制模块就像流水线上的机械工,执行预设的规则。

比如,传统自动化驾驶的规划模块会设定从A到B的全局路线,还要应对马上就要出现的各种情况,比如绕开障碍物,避开行人。控制模块则把这些决策转化为方向盘转向、加速、刹车的具体操作。虽然听起来挺复杂,但本质上是自动化的,每一个动作都遵循预设的规则和条件。

传统自动驾驶是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成千上万的程序员写代码,处理各种驾驶场景。比如在2023年,自动驾驶性能最好的企业,光是智能驾驶团队的一线程序员就有5000人!但这已经是过去式了。

端到端模型来了,情况大不相同。这种模型不再需要堆积大量的代码,而是通过一个神经网络模型直接输出结果。以特斯拉为例,他们的FSD系统通过端到端模型将代码行数从30万行减少到3000行,程序员也大幅减少。因为端到端模型能通过深度学习,自动识别和处理各种驾驶场景,不再依赖人类写的规则。

那么,端到端模型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超级聪明的大脑,它能从无数驾驶视频中学习,理解各种复杂的驾驶情况。比如,你在高速上看到前方有个女司机突然打开雨刷器,端到端模型能根据以往的数据判断,她可能要变道,你的车会自动减速避让。这些判断和反应是通过训练模型自动实现的,不需要程序员手动编码。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传统自动驾驶需要那么多规则,而端到端模型不需要呢?这就是Transformer模型的魔力。Transformer模型有个自注意力机制,能够注意到人们难以察觉的特征,自动提取出驾驶环境中的各种细节。比如,你在城市里开车,模型会自动注意到路旁的行人、信号灯、其他车辆的动态,并做出相应的驾驶决策。

理想汽车发布会还介绍了系统1和系统2的概念,这其实是智能驾驶的两个层次。系统1处理日常驾驶,比如堵车、逆行的电动车、闯红灯的行人,这些都是常见场景,占全部驾驶时间的95%。系统2则应对突发状况,比如前方突然倒下一棵大树、走错了路、遇到交警指挥等,这些情况占5%的驾驶时间,但每秒都至关重要。

有了端到端模型和系统1、系统2的配合,智能驾驶的表现大幅提升。理想汽车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3年内实现L4级别。L3和L4的区别在于交通事故责任,L3的责任人是司机,L4的责任人是汽车本身。L4级别已经非常接近完全自动驾驶,只保留了方向盘、加速和刹车踏板,以防万一。到了L5,这些控制装置也都可以取消掉。

智能驾驶的评测也将发生变化。传统自动驾驶评测依赖封闭赛道上的特定测试项目,比如车辆沿车道线行驶的能力、通过收窄路段的表现等。这些测试虽然有参考价值,但并不能完全反映车辆在真实路况中的表现。智能驾驶水平的高低更多依赖于实际路况中的表现和事故率。因为端到端模型能够处理更多复杂、多变的交通场景,真实路况下的表现更能体现智能驾驶的优劣。

当然,端到端模型也有局限性。它是个黑盒子,我们很难反推事故原因。每个参数都有可能影响驾驶决策,几十亿个参数难以一一解释。传统自动驾驶中,如果出现事故,可以通过规则库找出问题并修正,但端到端智能驾驶只能通过整体模型的改进来提升表现。此外,端到端模型也可能出现“幻觉”问题,做出不可预测的错误判断,这也是需要克服的挑战。

总结一下,从自动驾驶到智能驾驶,是一个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数据和算力密集型的过程。自动化驾驶靠堆人力写规则,智能驾驶靠训练模型提取特征。未来的智能驾驶不仅更高效、更智能,还将彻底改变汽车行业的竞争模式。正如霍金所说:“智能是解决所有问题的钥匙。”未来的出行,智能驾驶将引领新潮流,让我们拭目以待。

请扫码关注数字化经济观察网
责编:高蝶
参与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