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2023年)》

工联网iitime 工联网iitime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客观选择,也是提升综合实力增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近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客观选择,也是提升综合实力增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近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新进展,整体水平稳步提升。超七成企业数字化水平进入局部优化及以上阶段,半数以上关键业务生产过程实现可视化和精益管理的企业占比已超过60%,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主观意愿、基础条件、能力水平持续向好。

根据近年来对全国各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的研究,《报告》总结了“点、线、面、体”数字化转型的宏观路径。

点——单点转型。面向企业主体,从设备、单元、产线、车间、工厂分级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高质量工业大数据与工厂的经验、知识、技能和工艺等深度融合是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和重点。要引导中小企业打造一批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实现数字化转型从“盆景”转向“风景”。

线——链式转型。大型“链主”企业具备很强的数字化发展能力,建设了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数字化体系,通过场景开放、技术共享等方式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主促链”,促进大中型企业从企业“内链”向覆盖供应链、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外链”延伸,以“链主”的头雁效应激发产业数字化的“雁阵活力”,有利于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的“链式”协同转型。

面——集群转型。集群转型强调寻求“最大公约数”,即打造数字场景共建、服务资源共享、创新要素共聚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集聚”优势变革分散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带动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实现快速化、批量化转型。

体——园区转型。园区产业门类众多,转型需求差异化程度高,是单点、链条、集群转型的集合体,需要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通过企业共建或者政企共建等方式,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由企业提出数字化转型需求清单,服务商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运用“行业出题、产业答题、第三方协同”的新机制,实现“试成一批、带动一片”,形成产学研用金融合发展生态。

《报告》指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上采取“一横一纵”的“T”型策略。

“一横”是顺应工业的园区化、链条化、集群化趋势,建设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共性服务,重在IT技术,支持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应用模式。

“一纵”是面向设备、单元、产线、车间、工厂等层级梯次推进数字化关键软硬件技术应用,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重在OT技术。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难点。

请扫码关注数字化经济观察网
责编:高蝶
参与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