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新时空在新基建中的重大定位
新基建是新时代的产物,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技术支撑依托的基础设施,与工业化时代的基础设施大不相同,工业化主要是推进机械化和电气化,发展海运港口、水运码头、公路和铁路与车站和桥梁、航空的机场与进出港、电力网与油气管道,随着以电子信息和有无线网络为代表信息时代的来到,随着相关的软硬件技术、制造与服务技术的快速进步,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被堂而皇之地被纳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所谓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在三大网络和七个领域中被推动起来来,这就是信息网、交通网与能源网,包括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以及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七大领域。当然,由于新基建是个新事物,而且目前只是粗线条地在展开,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花样百出,令人目不暇接。又正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时,人们往往将其看做经济救急的权宜之计,匆匆忙忙的凭感觉做决策,常常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新基建这样的大事必须从长计议,不能够用搞运动的方式去搞基础设施建设,更不能用在新基建上。为此,结合北斗新时空,我们来谈谈新基建,来探讨一下若干重要问题。
第一,新基建必须要有宏伟长远的总体规划,而北斗新时空是其适得其所整体框架。有了整体规划,从真正能够分清轻重缓急主次,才能够抓住重点牛鼻子,打破条条框框分割,实现协调统一策划部署,集中力量办大事。新基建是以信息化为主线与目标方向,服务于数字化、网络化,尤其是智能化,为它们奠基铺路,做基础支撑,而北斗新时空的高精度时空信息是基础的基础,是通用关键技术产业基础,它能够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基础设施,有机地组合、融合、集成起来,形成智能信息集聚的共建共享共赢大平台,实现投入最小化、产出最大化,实现最大公约数发展策略。
第二,新基建必须要有层次感、阶段性、目标群,北斗新时空旨在形成体系化发展。北斗新时空以市场需求和使命驱动为推动力,推进关键安全应用、行业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应用的同时,在“北斗+”创新应用服务的基础上,又不失时机地推进“+北斗”的跨界融合发展,并且进一步向更加泛在、安全、智能的新时空进发,目标是智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有机的组合起来,构建以感知网、传输网、服务网为新型基础设施的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促进形成享誉世界的中国服务品牌。
第三,新基建的任务不是重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承前启后,通过增量挖掘大存量;扬长避短,通过优势带动补短板;开拓创新,通过典型引领新业态。北斗新时空的新基建,2020年后应该大规模展开,做好泛在时空信息提供的新型基础设施,就是不断的以增量发展带动系统建设、带动跨界融合、带动产业发展,通过新时空升级换代和综合PNT技术系统创新发展,促进时间空间、天基地基、室内室外、导航通信、国计民生的融合,促进以大安全、大网络(含5G)、大数据、大计算和大服务为目标方向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国家级的集成融合共享。
第四,新基建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它不是产业,但是是为了产业,服务于产业,所以要坚持高质量有效化创新和融合发展的建设方针。北斗新时空,其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北斗系统,2020年后的发展阶段,应该发展天地基和室内外融合发展的时空信息智能应用服务系统及其产业,为新基建提出了新任务,尤其是导航与通信的融合发展。在天上,我们应该将卫星通信的满天星计划的“胡思乱想”,纳入有序发展的导航与通信融合发展思路,把北斗三号在中高轨道实现的导航与通信的组合,引导到低轨道卫星的导航与通信融合发展的轨道上来。我们断言:只有卫星的导航与通信真正融合之日,才是中国商业航天成功之时。在地上,我们也应该在建立5G网络的同时,通过WiFi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实现地面导航定位网络的全面建设,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为产业大发展奠基铺路。
第五,新基建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发展的一项重大行动计划,北斗新时空应该成为典型引领的样板。北斗系统的重大成功,不仅仅是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一项成果,更多的是一种发展模式,一项新基建的创举。该项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之所以值得注意,值得总结推广,是其高度发挥了其效能效率效益,在短短的十多年间,我国北斗系统一下子跨越发展到世界前列,为数十亿人提供时空服务,这是因为我们定义了“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伟大目标,因为我们把北斗的应用服务确定为系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我们相关的机构和部门始终把北斗产业化放在重要位置上持续不断加以推进,因为我们推动着北斗系统信号的免费共享,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北斗系统产生的效益也是有目共睹的,2019年我国北斗产业产值接近3500亿元,一年之内的税金贡献就把把十多年间北斗系统建设的全部投入收回来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是新基建的一个奇迹,是新基建的一个不折不扣的成功范例和样板,值得好好总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