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基层政务管理

网易新闻 华明路
让“互联网+政务”实现效用最大化,关键就在于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弘扬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基层干部不仅要善于通过信息技术办公,也要善于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办事。民生的痛点是社会进步的堵点,效率的堵点是高质量发展的难点。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入数字政府建设,“掌上办”“指尖办”成为政务服务标配,“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创新实践不断涌现,既方便了群众办事,也提高了干部工作效率。

目前来看,“App+小程序”正成为移动政务服务的主流模式。通过App、公众号、小程序等“互联网+政务”平台办理业务,已是大势所趋,疫情的发生更进一步催生了对线上服务的需求。“互联网+”用之于基层政务管理,“动动手指”就能快速发布指令、及时沟通信息、督促工作落实,确实起到了节约行政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不过部分群众反映,一些政务服务有时线上办比窗口办理更费时、更麻烦。一些办事群众表示,他们遇到过重复注册、多次验证身份的情况,以及上传较大文件慢、操作易出错等问题。

“互联网+政务”平台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基层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靠网上交流、指挥能解决的问题,只是其中一部分。很多时候,干部必须得到现场看一看、聊一聊、问一问,才能了解群众的具体诉求,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而且在广大农村地区,还有一部分人没用上智能手机,不会上网。

“互联网+政务”平台端口太多,让人无所适从。在西部某省,除省市县各级有不同政务服务应用外,还有公安、交警、人社、社保、医保等各单位、各部门的业务平台,而且由不同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每使用一个平台就需要注册、验证账号。建议开发程序者把相关类型的业务整合在一块,让老百姓进入同一个App就可以连接到不同的行业系统中去,在法治的前提下、保密的基础上,可以多运用倒逼机制来推动部门间共享信息。

让“互联网+政务”实现效用最大化,关键就在于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弘扬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基层干部不仅要善于通过信息技术办公,也要善于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办事。民生的痛点是社会进步的堵点,效率的堵点是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希望通过“互联网+政务”平台的建设,真正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和方式方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请扫码关注数字化经济观察网
责编:夏丽
参与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200